在日常的教學中,面對的是90后學生們,智能手機、電腦和網絡對于他們的生活無處不在。網絡資源、電子教案的運用逐漸和黑板、粉筆一樣必不可少。無論是對網絡名校公開課MOOC , Khan Academy這些新穎的形式她都抱有濃厚的興趣,如饑似渴地吸收積累著這些知識,積極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。每次想好主題后,王麗莉會根據設想利用各種軟件,多種媒體格式制作成學生喜歡的電子課件。運用各種各樣形象生動,有趣的網絡圖片和精彩的影視片段,結合各種詼諧的語言和熱門的話題,只要站在講臺上就感覺自己有著使不完的勁頭,課堂上常常洋溢著同學們的歡笑聲。利用網絡和課件制作軟件制作出的教學課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,導航性,通過各種形式擴大學生的詞匯量,訓練學生的口語和聽力。學生通過課件的學習培養(yǎng)起了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。另外,她每次都會給學生們布置一些需要自己動手在網絡上調查的課題。特別是對于感覺吃不飽,還有余力的學生來說真的是一種很好的機會。
她一直認為,學生的外語能力是習得而非學得。只有當學生的主體意識發(fā)揮作用時,他們才有可能對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意義的建構。他們完全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形式進行學習。自己做的最重要的只是他們的引路人。
“真心感謝你老師,聽你的課真的感覺很好!”當收到同學們的明信片,讀到上面熱情洋溢的話語,王麗莉感覺這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大肯定。能站在這個講臺上綻放自己的青春,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感動。
王麗莉每天下班后,家里的小女兒會纏著她,片刻不離身,家里的家務事很多,但她回想起來對寶寶的教育也對自己平時的工作大有裨益。因為寶寶特別愛看書的緣故,她已經買了很多英語經典繪本??此坪唵蔚男问絽s蘊含著讓人深思的哲理,她把自己的簡單生活感悟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,常常會獲得聽眾的強烈共鳴。
所以無論是在日常的教學中,包括參加陜西省比賽時準備的資料恰當?shù)囊脒@些都對主題有點睛之筆。比如安東尼?布朗《我爸爸》,作者曾說:“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,外表強壯、有自信,不過卻也有害羞、敏感的一面……”在針對全國初賽時候的教案中她引入了它,有了點睛之筆的《我永遠愛你》。從王麗莉的個人經歷來看,她覺得看似生活中的瑣碎的所思所想,恰恰給了自己的工作無窮的靈感和幫助。
為夢想而飛翔:永遠沒有終點
2013年4月,第四屆“外教社杯”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正式啟動了。大賽歷時六個月,28個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的1500多所本科和高職院校組織了分賽區(qū)的復賽與決賽。
總決賽于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,從全國1500所高校脫穎而出的58位各省分賽區(qū)冠軍選手匯聚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,角逐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最高獎項。當王麗莉看到決賽的題目《我們正在培養(yǎng)溺愛的一代嗎?》這個讓人有無限想象空間的題目時,不禁眼前一亮。結合自己平時的生活感悟所思所想豁然開朗。走上講臺之前,心里激動又充滿期待,這次還能再次創(chuàng)造奇跡么?比賽中,臺下同學們心領神會的微笑,評委老師們的每一次點頭,每一個贊許,都激發(fā)了她無限的勁頭也給了扎實的肯定和鼓舞。
談起比賽的感受,王麗莉說,“感覺每一位參賽者都是那么優(yōu)秀,無論結果如何,他們展現(xiàn)的精彩讓我感覺自己作為其中的一員真的很慶幸,全心投入地站在講臺上就已經是勝利者了?!边@次比賽是對自己平時的努力,學校大力支持的一個肯定。帶來的感動、歡樂和精彩的體驗對她個人來說是永遠難以忘記的經歷。帶著比賽的積累和收獲,王麗莉會繼續(xù)在自己的三寸講臺上燃燒小宇宙,釋放能量,教授學生也提升自己。
(陜西省教育廳網/責任編輯·刁巧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