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子健,教授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。
黨培養(yǎng)我,我回報黨
1951年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,彼時的肖子健剛走出清華園,為報效祖國,他毅然選擇了投身軍隊,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工程學校(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)。從此,便與這所流淌著紅色血脈的學校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入校不久,肖子健就被調任數學教員、宣傳干事、政治教員。1956年派往中國人民大學馬列研究班,學哲學三年,打下厚實專業(yè)基礎。1978年8月,國家教委規(guī)定全國理工研究生,全部以自然辯證法為學位課。就這樣肖子健正式開啟了自己在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征途。
肖子健教授在自然辯證法教育崗位上,一直耕耘了25年,直至71歲才退出第一線。其間獲得電子工業(yè)部先進教育工作者、陜西省先進教師稱號。還擔任過社會科學系主任,參編全國自然辯證法統編教材。在肖子健眼中,這是人生最得意的25年,“黨培育了我,我也用優(yōu)異的答卷回報了黨”。
教書育人,久久為功
上世紀70年代后,自然辯證法作為高校嶄新的馬克思主義課,缺乏經驗缺乏教員教材,西電開課只有肖子健和新抽調的兩位沒畢業(yè)的專業(yè)青年教師。面對這樣的困難,肖子健卻毫不氣餒,帶領學生從恩格斯的《自然辯證法》讀起,一步一步夯實基礎,扎實地進行課程教學。
相比于教師短缺等硬資源的匱乏,肖子健認為更大的挑戰(zhàn)在于教育教學本身:如何提升教育教學軟實力,如何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如何讓講的東西有厚度、有深度、有溫度,如何真正提高學生的信心?!拔椅ㄒ坏霓k法,是求其在我。打鐵還需自身硬,我自己先把它學好,這是我最重要的教學經驗。”肖子健談道。
肖子健講到,《自然辯證法》是恩格斯以“脫毛”精神,研究了當代自然科學成果和科學的哲學問題,經八年嘔心瀝血才寫成的。那么他也要以甚至十年“脫毛”的功夫,了解二十世紀的科學和哲學問題,才能講好傳承好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。肖子健與他的班子,就這樣一邊教學一邊補課,數理化天地生,數學史科學史,新興學科新三論、新四論,甚至我校自己的研究主課,模糊數學、非平衡態(tài)熱力學等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肖子健十年“脫毛”式地學習,也讓自然辯證法的課程質量得到了提升,自然辯證法最終成為了有厚度、有深度、有溫度的具有極強感染性的課程。
中科院院士、理論天體物理學家、觀測天文學家,原82級碩士生武向平在學習心得中寫道:“我以前對上政治課是不感興趣的,但通過自然辯證法的學習,我開闊了眼界,收益不小,完全改變了以前的態(tài)度。我敢說,如果還要開設自然辯證法,我還要去上。我要從中學會前人給我們探路的‘魔方’,去開辟我要走的前進之路,去開辟我光明的未來”。
建言獻策,展望未來
對于今后的發(fā)展,肖子健提出了這樣的建議。一是希望學校不斷加強青年人才的培育,通過專題會議研討、選樹優(yōu)秀代表等舉措提升師資隊伍水平;二是希望學校加強與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的聯系,通過海內外人才尋訪等舉措提升學校人才資源的儲備;三是希望學校注重教師理論修養(yǎng),提升馬克思主義課教學質量。
肖子健最后表示,進入新時代,隨著研究生招生人數的擴大和學生群體的差異,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的教學任務更加艱巨。希望青年教師能夠牢記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初心使命,繼承和發(fā)揚老一輩西電人苦學實干的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和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。不斷開拓進取,讓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課程發(fā)揮新的更大的貢獻。作為這門課程團隊的一員,肖子健說到:“在我的余生中,我將永遠情系自然辯證法!”
(文/胡婉清 朱璇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