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景媛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情感分析,目的是理解人類對不同視覺信息產(chǎn)生的情感體驗。該問題十分抽象復雜,研究難度大,可借鑒的方法少。她積極求索,勇攀高峰,始終堅信研究人類情感是邁向強人工智能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她試圖從心理學領(lǐng)域?qū)ふ异`感和借鑒,結(jié)合計算機視覺的先進方法,另辟蹊徑地提出了多個解決方案并得到驗證。懷抱對本領(lǐng)域的巨大信心和對科學研究的無限熱愛,她像一葉扁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,不斷嘗試、不停探索。
在研究生階段,楊景媛以第一作者發(fā)表CCF-A類會議CVPR論文1篇,中科院一區(qū)期刊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論文2篇。同時,她也十分注重專業(yè)課的學習,認為打好基礎(chǔ)是做好科研的關(guān)鍵,“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(fā)”。
楊景媛在研究生階段以90.55/100的專業(yè)課成績位列專業(yè)第三。
豐富日常生活 保熱愛之情
學習之余,楊景媛興趣愛好廣泛。她熱愛英語演講,從本科開始,她作為選手或主持人多次參與校級英語演講比賽,并代表學校參加國家級、省部級比賽,獲西北地區(qū)第七屆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特等獎(第一名)。她堅持英語早讀多年,認為自律的生活能給人帶來踏實而持久的幸福感。她用朗讀和攝影記錄生活,她是喜馬拉雅平臺上擁有百位粉絲的聲音主播,用朗讀傾聽自己內(nèi)心的聲音,也給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與力量;在日常生活里,她喜歡用攝影記錄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的瞬間。
楊景媛長期堅持體育鍛煉,慢跑、羽毛球、瑜伽都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學習科研再忙,壓力再大,她都盡量擠出時間來參與運動。她認為運動不僅僅有助于放松身心、緩解壓力,并且能磨礪意志、激發(fā)斗志,這些精神也能夠體現(xiàn)在科研學習和為人處世中。她堅信“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”,要真正成為一個大寫的人,身心都要練就得無堅不摧。
傳承紅色基因 存愛國之心
楊景媛至今已有七年黨齡,現(xiàn)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-17黨支部宣傳委員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她嚴格要求自己,熱愛學習,堅持鍛煉,以身作則,起到模范黨員示范帶頭作用;她團結(jié)同學,熱心幫助同學解決學業(yè)難題;積極參加組織活動,與支部同志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實現(xiàn)共同進步。
作為學校時代之聲研究生宣講團的成員,在校慶90周年之際,她積極參與“榮耀九秩|信仰的光芒”系列宣講,透過老一輩革命家矢志不渝、艱苦奮斗的故事,提醒著青年一代西電學子永葆初心、砥礪前行,正是這樣一種薪火相傳的力量鑄就了如今西電的輝煌。
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校90周年發(fā)展大會上,楊景媛作為學生代表發(fā)言,“艱苦奮斗、自強不息是西電人始終如一的初心;求真務(wù)實,愛國為民是西電人歷久彌新的品格”。西電有一群心懷家國的無私奉獻者、勤奮好學的自我鞭策者、求真務(wù)實的潛心科研者、矢志創(chuàng)新的時代領(lǐng)航者。作為新時代的西電人,她也將“賡續(xù)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,投身時代浪潮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全部力量”。
攀登自我?guī)p峰 逐人生之夢
過去的幾年里,楊景媛雖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,但她始終覺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自我超越,需要從一個山峰躍向另一個更高的山峰。
“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。而世之奇?zhèn)ァ⒐骞?,非常之觀,常在于險遠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”。為此,她要求自己不僅要有永葆初心,懷揣夢想的熱情;更要有鍥而不舍,百折不撓的韌勁。希望有朝一日,能夠站自我的頂端,未曾后退的頂端。
目標何其遠,人生路漫漫。山高人為峰,海闊天作岸。
導師高新波教授寄語
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希望楊景媛同學在西電這所具有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的大學中,堅守自己的理想,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,提高有自我完善的能力,達到最完善的境界,同時擁有服務(wù)社會的熱情,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。
(文/羅 丹 高宇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