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春虛度無所成,白首銜悲亦何及”,這句被機電工程學院教師陳永琴寫在《機械設(shè)計》這門課程PPT里的話語激勵了不少學生,他們會用“醍醐灌頂,敲醒夢中人”來形容自己受到的觸動。
這樣的“金句”在陳永琴的PPT里很常見,已從教26年的她每年都會更新自己的課程教案,她坦言,這會讓她在備課時花掉更多的時間、花費更多的心思,不僅要精心挑選詞句,還要結(jié)合社會熱點、學校工作,更要巧妙而毫無違和感地把詞句與課程內(nèi)容、知識點相銜接,但看到學生能有所觸動,她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“原來,‘別人家’的老師就是我身邊的老師”
5月18日,陳永琴收到了同事轉(zhuǎn)發(fā)來的鏈接,是一條帶有“老師特意為學生補課還請喝40杯奶茶”話題的視頻,她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,視頻里的老師正是自己。
“很意外”,這是陳永琴看到視頻的第一反應(yīng)。
這不是陳永琴第一次給學生們加課?!稒C械原理》是一門相對抽象的課,也是從基礎(chǔ)課到專業(yè)課過渡的“橋梁”課,教授這門課23年的陳永琴會從學生的課堂反饋、課后作業(yè)等多方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,遇到學生未能很好理解的部分,她就會通過給學生加課講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。
“其實,在5月17日那次加課之前也有過一次加課,當時是晚上,同學們上了一天課也比較累,當時就跟大家開玩笑,說要是來聽課的學生都給發(fā)個冰激凌,補充一下能量,大家是不是就有精神聽課了,學生們哈哈大笑”,站著上了一天課的陳永琴隨口一說,學生們也并未放在心上。隨著新的學習難點出現(xiàn),陳永琴跟學生們商量了第二次加課的時間,來聽課的學生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老師真的為大家提供了“補給”,不僅是本班學生,連外班來蹭課的學生也有份,“老師那段時間嗓子已經(jīng)不太好了,但還是犧牲休息的時間幫我們學習,還給我們買飲料,真的特別感謝她”。
視頻發(fā)出后,陳永琴的同事說,“原來,‘別人家’的老師就是我身邊的老師”。
潛心教學、用心育人,作為老師,陳永琴確實一直都在學生身邊。
除了通過加課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程知識點,陳永琴也會把生活點滴融入課程。自由度對花灑的重要性、滾動軸承在旱冰鞋中的應(yīng)用、T型槽螺栓在廚房的應(yīng)用……當抽象的知識變成了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,理論就不再空洞,“鐵疙瘩”就有了溫度,有了生活氣息。
為了弄清楚健身器械的原理,陳永琴在健身房的跑步機、橢圓儀等器械旁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;為了弄明白大鐘表和小手表的構(gòu)造差異,她把家里鐘表和手表拆開研究,“我還拆過家里的洗衣機啥的,有不少拆了之后裝不回去了”,顯然,她對拆開之后的“收獲”很滿意,但對于不能復原這件事情卻顯得“無所謂”。除了對家里的東西“下手”,她也會上手自己做教具用來輔助課堂教學。
“我會如實告訴學生我今天拆了什么東西、觀察到了什么東西,明白了什么原理,最后拆的東西裝不回去了,就是希望能讓同學們在生活中做一個‘有心’人,善于觀察、善于分析,并且敢于動手、敢于提出問題、敢于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,這對提升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特別重要,是幫助學生進行創(chuàng)新的很重要的一點”,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獲得感,陳永琴堅持“及時鼓勵”,不管是作業(yè)還是課堂發(fā)言,她總會對學生不一樣的想法、創(chuàng)意點贊。
“孩子氣”是獲得學生喜愛的“秘訣”
毫不掩飾的哈哈大笑,交流時認真而直接的目光,清澈純粹的眼睛,陳永琴有一種能夠迅速讓人覺得親切的“魔力”。
“老師上課帶動感很強,特別有少女感”,看到這樣的學生評教,陳永琴自豪地發(fā)了個朋友圈。
“我并不知道還有一個這樣的評選,我知道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出來結(jié)果了”,2017年、2018年,陳永琴連續(xù)兩年獲得“畢業(yè)生最喜愛的老師”,學生的喜愛是她站穩(wěn)講臺的“底氣”,更是她多年來堅守育人第一線的“回報”。
“教學就要態(tài)度認真、全身心投入,你對教學的熱愛、對學生的關(guān)注,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,你自身也要很有激情,不只是講課,更重要的是對知識對專業(yè)的激情”,“常學常新”的態(tài)度讓陳永琴對教授了二十余年的課程始終保有激情,也讓她能夠很快拉近跟學生之間的距離,但“孩子氣”“童心”則是她認為能夠獲得學生喜愛的“秘訣”。
亦師亦友是師生關(guān)系的最佳狀態(tài),但“師”與“友”的界限在哪里?如何在保持師道威嚴的同時兼顧朋友情誼?
陳永琴似乎早已度過了這樣的迷茫期,如今的她可以十分從容地處理師生關(guān)系?!白鳛槔蠋煟阕约旱娜^必須很正,要對學生在思想上有一個正確引領(lǐng),同時要吃透自己的專業(yè),不管是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”,站上講臺,陳永琴的角色就是老師,以德立身、以學立業(yè),時刻保有作為教師的威信,“我從不避諱自己有時候不如學生,現(xiàn)在的學生獲取信息多、思維活躍,有時候?qū)W生在課堂上對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看法,我會很高興,大方承認我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,也會告訴學生,課后我會認真思考他的思路,并且一定會在下一次課上給出答復,在這些小事上真誠、守信,會慢慢積累學生對你的信任”。
正是因為陳永琴的這份真誠,才會有學生在她的鼓勵下重拾自信,并把第一次參加比賽獲得銀獎的一個獎牌贈送給她,“他當時跟我說,是我在課堂上對他立體思維的肯定鼓舞了他,雖然比賽只拿了銀獎,獎品也只是一個紀念光盤,但那是他能對我表示感謝的最好的方式,我聽完之后就欣然接受了,這份心意特別珍貴,我也特別為他高興”?!按髮W四年間能與陳老師結(jié)識是我的幸運,盡管是以師生的身份,但您給我和我身邊同學的感覺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的平易近人。尤其是陳老師的人格魅力,讓我深受影響,但目前卻難以為報,只能牢記”,2020年畢業(yè)的賴俊彤已順利進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,并拿到全額獎學金,他第一時間給陳永琴發(fā)來了千余字的感謝信,“一聲師,一生師”,學生的認可和感激或許就是陳永琴一次又一次的“高光”時刻。
“課程思政要讓學生認同,才能做到他們心里”
在教學PPT中加入帶有價值引領(lǐng)的詞句是陳永琴做好課程思政的一次成功的嘗試。
“2018年,我們電子機械系黨支部換屆,我從組織委員成為了支部書記,那一年在開展本科教學大討論,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在專業(yè)課程中把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(lǐng)結(jié)合起來”,作為支部書記,陳永琴自覺肩上有了擔子,可對于怎么扛起來,她還沒太想好?!爱敃r我們支部經(jīng)常開會的小會議室墻上都會貼很多習近平總書記的‘金句’,我們學院梁瑋書記就說這些句子能不能通過課件進課堂,他的話點醒了我”,就這樣,陳永琴意外地找到了挑起擔子的“支點”。
“我是支部書記,理應(yīng)帶頭”,陳永琴開始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“升級”自己的課程PPT。
在《機械設(shè)計》緒論章節(jié),陳永琴寫道“責任無小事,責任終身制”,強調(diào)學生作為未來的設(shè)計師,必須具有對產(chǎn)品負無限責任的意識;在連桿機構(gòu)設(shè)計和螺紋章節(jié),用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來強調(diào)實踐對于知識的重要性;面對新冠病毒的蔓延,用“敢為才有未來,敢當才是盡責”鼓勵學生勇于擔責,敢于擔當;在青年節(jié)時,用“立鴻鵠志,做奮斗者”激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……
通過在PPT固定位置的反復呈現(xiàn),化“有意設(shè)計”為“無形滲透”,并緊密結(jié)合課程內(nèi)容講述偉大建黨精神、工匠精神、西電特質(zhì)等,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立大志、明大德,成大才、擔大任,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“不動聲色”“潤物無聲”,“融合的不生硬,學生才不反感,他們才會有所感悟,這樣才能真正把思政工作做到學生心里”。
在機械創(chuàng)新基地,她以“老帶新”的機制讓創(chuàng)新工坊順利運轉(zhuǎn),以旁觀者指導學生實踐、競賽,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;在課堂,她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學識幫助學生打牢專業(yè)基礎(chǔ),善于發(fā)現(xiàn)學生的優(yōu)點并正確引導;在日常,她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愛之心獲得學生的喜愛,不論山高水遠、斗轉(zhuǎn)星移,仍舊有著“雙向奔赴”的牽掛和惦念。
陳永琴習慣把自己是“老教師”掛在嘴上,卻并不以此自居,你絲毫看不出她已年過半百,“教學相長”或許是她這份“孩子氣”的來源,“跟學生在一起,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,會督促我自己也去不停的學習,更新一些網(wǎng)絡(luò)新詞兒,更重要的是更新思想,跟他們在一起我就覺得自己很年輕”。
(文/王 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