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生盧翠榮說:“工科女生找工作總會有些劣勢,但我們實驗室的女生,都能拿好幾個offer,已經(jīng)參加工作的師姐,每次回來就對大家說,她一上班就表現(xiàn)出高于一般人的科研素質(zhì),工作起來得心應手,這都要歸功于王老師對她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”
團隊就是我的家
不論是做人、做事、做科研還是教書育人,王海從未停下他追求卓越的腳步。同時,他還不斷把自己心中溫暖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并帶領(lǐng)著他們一起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勇往直前。
每每提起自己的團隊,王老師的臉上總會流露出一絲絲自豪?!霸谖已劾铮瑘F隊就是我的家;學生就像是我的家人。每每看到學生成長起來,能夠獨立自我管理的時候,我都會心一笑?!彼粺o贊美之意的說。這會心的笑既是為學生感到欣慰,也是對他自己的肯定。
自從王海2008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,他開始建立自己的科研團隊,王海手把手地教學生科研的基礎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,和學生一起調(diào)程序、做實驗?!拔矣昧艘荒甑臅r間,就做了這一件事情?!边@位奮戰(zhàn)在科研前線的年輕教師干脆地說道。
作為導師、作為團隊負責人的王海,他深感要想讓團隊發(fā)展的更好,必須自始至終都全方位以身作則、言傳身教,真正起到燈塔的作用,要站得高、站得穩(wěn)、看得遠。在科研道路上王??偸呛退膱F隊密切配合,并肩作戰(zhàn),同甘共苦。學生們都覺得在他的帶領(lǐng)下,團隊中集體榮譽感,歸屬感特別強。學術(shù)上,他嚴格認真,高瞻遠矚,總能給學生指點迷津,按照他提出的方法去做,總能得到好的實驗結(jié)果。生活上,無微不至的他總能及時察覺學生的小變化,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。學生像信任家人一樣的相信他,“我們就覺得跟著王老師,不會錯”。
在碩士生張賓的眼中,王海是一位“能吃苦、能戰(zhàn)斗的老師”他工作熱情高,“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”對科研事業(yè)的熱愛超乎常人,總是第一個出現(xiàn)在實驗室,卻又最后一個離開。
“記得上學期有一個項目特別緊,問題也比較多。有一天晚上我跟老師說我想請假,想調(diào)節(jié)一下。老師當時就說,學就要學的踏實、玩就要玩的開心,然后讓我們實驗室的學生集體放假去溜冰。”這是實驗室的學生都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。
“在實驗室做科研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,所以我愿意經(jīng)常給大家?guī)睃c小樂趣?!睂嶒炇依镆粔K很大的木紋色文化墻,上面全部都是王海和學生一起旅游、吃飯、踢足球等集體活動的照片,“我希望我的學生熱愛科學更熱愛生活,因為玩好才能學好,玩能帶來生產(chǎn)力?!毖矍斑@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教師似乎瞬間轉(zhuǎn)換為一個愛玩的大男孩故作神秘地說。
“平時做科研,總會遇到很多問題,不過你不會覺得是孤軍奮戰(zhàn),因為有個人在你的身邊一直帶領(lǐng)著你。王老師總是帶領(lǐng)著我們一起調(diào)程序,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,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。在王老師的團隊里面學習,就像生活在一個家庭里面一樣,有一種歸屬感?!边@是肖世福同學的真實感受。
工作之余王??偸呛蛯W生在西區(qū)食堂一起去吃飯,一起談笑風生,學生都覺得他很親和,愿意和他聊天交流。“我們王老師特別幽默,時不時的講個笑話逗大家開心,和他相處特別輕松。”
已經(jīng)在王海團隊呆了5年的博士生張敏說,“我們實驗室雖然不大,但是非常的團結(jié),溫馨。王老師就像個大哥一樣照顧著我們。他是個非常細致的人,看到誰的實驗桌上有剩下的塑料袋紙團什么的,他都會順便幫大家整理干凈。有王老師的身體力行,大家都非常注重實驗室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?!?/p>
說起王海,同在一個團隊工作的年輕教師劉巖心懷感激,“剛?cè)肼毜臅r候,學校辦公空間有限,我和學生共用一張辦公桌,經(jīng)過王海老師的多番申請,我有了一張獨立的辦公桌,讓我更為感動的是,王老師不僅幫我準備了辦公電腦,還把燒水壺、水杯這些生活用品也安排妥當?!?/p>
細致入微的王海帶領(lǐng)著自己的團隊大步向前,在學生心中他不僅是科研的領(lǐng)路人,更像是大哥益友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面對著一批批成長起來的學生,王海說:“既然是他們的導師,就要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把學生帶好,教書育人也是一件行善積德的好事?!?/p>
( 文/西電新聞網(wǎng)·趙玉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