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錚,電子學家,1927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蘇南通,1953年畢業(yè)于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(現(xiàn)西安電子科技大學),師從畢德顯,是中國第一屆雷達畢業(yè)生。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。1984~1992年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,長期從事雷達與信號處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。
1971年發(fā)明了埋地電力電纜故障點測定的“沖擊閃絡法”,解決了電力部門的一大難題。1974年領導成立雷達信號處理研究小組,在國內率先開展數(shù)字信號處理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工作,并系統(tǒng)地開展了雷達信號處理的理論和實際研究。1976年研制成的數(shù)字式動目標顯示器,對推動數(shù)字技術在國內雷達中的應用起到積極作用。1990年以來,在機載預警雷達空時二維信號處理、雷達成像和目標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重大進展。保錚取得的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中國大量雷達武器裝備中,為中國雷達技術的進步和發(fā)展作出了歷史性的杰出貢獻。
作為中國雷達界的專家,保錚參與了大量重要雷達裝備的技術咨詢、方案論證和技術把關工作。他始終本著實事求是、求真務實、對國家高度負責的精神,不回避問題,提出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,受到了雷達界同行的高度贊譽,被稱為最值得尊敬和信賴的“裁判長”。
伴隨重點實驗室的成長,保錚逐漸形成“頂天立地”的理念?!绊斕臁保褪且咴趪H學科發(fā)展趨勢的前沿?!傲⒌亍保褪且獜膰业膶嶋H需要出發(fā),為國家建設真正發(fā)揮作用。
遇上恩師畢德顯
保錚于1927年出生于南通市一個書香門第。他的求學時代正趕上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,戰(zhàn)亂中顛沛流離的生活,再加上體弱多病,以至于他的小學、初中、高中都沒有過完整的學業(yè)。就讀于南通中學期間,在陸頌石等名師的影響下,保錚對數(shù)學、物理產(chǎn)生極大興趣,并有了“科學救國”的思想。1949年南通解放,保錚報考了大連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唐山工學院4所院校,均被錄取。權衡之下,保錚選擇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創(chuàng)辦的大連大學。
在大連大學,保錚遇到了對他人生影響深遠的恩師畢德顯。當時,41歲的畢德顯任大連大學電訊系主任,由于其淵博的學識、高尚品德和嚴謹?shù)闹螌W風范,全校師生對畢老師都十分敬佩。
保錚曾經(jīng)在養(yǎng)病期間自學過物理和微積分,但是聽了畢老師的課程后,感受到畢老師對問題闡述深刻,體會到了很多自學時理解不到的新知識,有大開眼界之感。
保錚擔任畢德顯講授的普通物理和電磁場理論課程的課代表,這樣有了更多和畢老師交流接觸的機會。畢老師待人親切,對待學生沒有架子,積極參與學生討論,善于啟發(fā)學生思路。這種教學方式,極大地激發(fā)了保錚的學習興趣,培養(yǎng)了他透過事物表面現(xiàn)象看透本質的思維習慣。
1952年初,在畢德顯的帶領下,大連大學工學院電訊系師生遠赴塞外張家口,并入軍委工程學校(后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,是現(xiàn)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)。保錚光榮參軍,成為新成立雷達系的第一屆學生。1953年7月,保錚在以優(yōu)異的成績畢業(yè)并留校工作。在畢德顯的安排下,保錚在輔導幾門課程的同時,還用約一半的時間到實驗室工作。
那時中國的電子工業(yè)處于一窮二白的境況,雷達研究所需的微波和脈沖儀器要靠教師親手制作。當時有的示波器頻帶只有500千赫,而雷達需要有幾兆赫的帶寬,保錚在實驗室參與制作5兆赫示波器的電子開關。通過一年多的努力,實驗室初具規(guī)模,同時也鍛煉了保錚的動手能力,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